“四川名小吃”泸州白糕

时间:2020-09-17浏览量:6839次

据《泸州商业志》记载:泸州白糕系四川民间普及小吃,1958 年被列为名食。泸州白糕经营人以贺树荣为代表。川烹协〔1990〕10 号文件《四川省烹饪协会关于授予 84 种“四川省名特、风味” 小吃称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泸州白糕、猪儿粑获“四川名小吃”称号。《川菜志》还记载: 1987 年 3 月由张富儒编写的《川菜赏析》是一本关于川菜名品鉴赏与品味的书籍,泸州白糕收录其中。他写道:泸州白糕,是泸州著名名小吃中名声较大、群众喜爱的品种之一。人们到了泸州, 一提起泸州白糕,好客的泸州人就会热情地向你介绍:它色白似雪,松软而富有弹性, 甜嫩化渣,爽口而易于消化。老年人喜欢它,易于咀嚼;母亲喜欢它,可用以哺育幼儿; 职工们喜欢它,价廉物美,用作早点;儿童喜欢它,买来做零食。久而久之,泸州人在小孩满周岁时,蒸几笼白糕以飨宾客,祝福娃娃百年长岁,故又有“百岁糕”之称。它又作为泸州一带的“复山粑”,有死者安葬后的第二天分赠亲友,作复山时食用,也寄托对死者的怀念。据说泸州人远离他乡,每思念故土,也往往勾起对泸州白糕的怀念。

泸州白糕

泸州白糕究竟起于何时,无确切的文字记载,据老泸州人回忆,最迟在清代光绪年间就有类似小吃。那时称为黄粑、泡粑或鸭儿粑,为发酵的大类浆与红糖调匀,蒸制而成, 形如雏鸭,色似鸭黄、味甜质泡,价钱十分便宜。21 世纪初,有的经营者把泡粑的红糖改用白糖,改名叫白糖鸭儿粑或白糕。那时,制作者多为开店的小商,出售者多为走街串巷的小贩。就是居家人户也常做些白糕,自做自食。到 20 年代,泸州市经营白糕者日益增多,在竞争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少的高档品种,如桂花提糖白糕、猪油鸡蛋提糖白糕、樱桃提糖白糕等,都以猪油、蛋清蜜饯制作。蒸制时用的模具,也不再局限圆形或椭圆形,荷叶、梅花、海棠、杜鹃、菊花样式随之而来。这种白糕面上再用各色蜜饯做成图案点缀其间,红装素裹,千姿百态。随着制作原料与工艺水平的提高,售价相应调整,经营方式也由提篮串巷,改为坐店经营,甚至作为乡土风味浓郁的中点上席,而深受食客欢迎。提糖白糕是在 1958 年公私合营成立“名食店”后,才改为泸州白糕的。那时独家经营,供不应求,盛极一时。70 年代末期,在搞活经济的政策措施下,经营泸州白糕的网点逐渐增多,一批颇有技术的退休厨师,都先后出山,当参谋做顾问,使泸州白糕的特色和品种,得以逐渐恢复和发展。

通过张富儒老先生对泸州白糕的赏析回顾,举一反三,在菜品上的开发上还大有可为,一个白糕可以延伸出那么多花色品种。目前市场上的白糕品种太单一,制作者们认为这是一个小生意,没有下功夫去开发。这个故事应该传予大家,拓宽思路,市场就会出现更多花色品种。

节选于《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