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肉制品标准体系 - 体系标准 - 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主办:四川川派餐饮品牌网(数据库)

畜禽肉制品标准体系

时间:2020-07-31浏览量:5742次

我国畜禽肉制品的标准以20世纪80年代至90 年代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较多,2000年以后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新的标准,但数量不多。目前,畜肉及其制品标准约60项左右,其中国家标准30余项,以肉品监测方法为主:行业标准20余项,以产品标准为主。其中,分割鲜、冻瘦猪肉,解冻四分体带骨牛肉,熏煮火腿,火腿肠,肉干,肉松,肉脯和腌腊猪肉及相关的卫生标准约30余项,禽肉类标准不多。有关畜禽肉产品检验、测定方法的标准约30余项,如肉与肉制品的脂肪酸、pH值、水分、维生素、铜、钙含量、游离脂肪,肉新鲜度等的测定方法。

(一)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目前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肉制品已先后制定了相关的肉制品标准,如国家标准有GB 2726— 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GB 2730—2005《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等;行业标准有SB/T 10282—1997《肉干》、SB/T 10283—1997《肉松》、SB/T 10281—1997(肉松)、SB/T10278—1997《中式香肠》、SB/T 10004—1992《中国火腿》等、SB/T 10280—1997《熏煮火腿》以及肉制品理化指标检验方法等标准。上述标准的实施,对规范我国的肉制品市场,确保肉制品的安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方标准

我国地域广阔,畜禽肉制品的数量和品种繁多,作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可能全部覆盖,所以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地方标准。如内蒙古制定的DB15/T 329—2000《呼伦贝尔羊》,河南省制定的DB 41/T 149—2000《杜洛克猪》等,四川省制定的DB 51/310—2000三江黄牛》、江西省制定的DB 36/T174—94《崇仁麻鸡》等,这些地方标准均反应了该地区的产品特色。

来源于:《食品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