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标准体系 - 体系标准 - 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主办:四川川派餐饮品牌网(数据库)

乳制品标准体系

时间:2020-07-31浏览量:5270次

目前我国已发布的乳制品产品和相关标准包括:GB 2746—1999 《酸牛乳》、GB 5408.1—1999 《巴氏杀菌乳》、GB 5408. 2—1999《灭菌乳》、GB 5410—1999《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GB 5415—1999 《奶油》、GB 5417—1999《全脂无糖炼乳和全脂加糖炼乳》、GB /T 6914—19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和QB/T 3776—1999《硬质干酪》。卫生标准包括:GB 13102—2005《炼乳卫生标准》、GB 19301—2003《鲜乳卫生标准》、GB 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GB 19644—2005《乳粉卫生标准》、GB 19645—2005《巴氏杀菌 、灭菌乳卫生标准》、GB 11674—2005《乳清粉卫生标准》、GB 19646—2005《奶油 、稀奶油卫生标准》。此外,还有检验方法标准等共计近二十几项,但涉及安全指标的仅4项~5项,对影响健康及食品安全的部分项目如抗生素、农药残留、毒素都未在标准及检测方法中作出规定。而且我国的乳与乳制品的质量标准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如干物质含量、细菌总数以及体细胞的数量等都与IDF的标准有差距。以卫生指标为例,国家鲜牛奶收购标准GB/T 6914—19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牛奶中的卫生指标:国家一级奶应小于50万个/mL、二级奶小于100万个/mL、四级奶则小于400万个/mL,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相比指标制定得过于宽松。因此我国乳品的质量标准、加工技术规程和技术指标都难与国际接轨,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完善和建立新的质量标准,尤其是国家标准要赶上和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以起到指导作用并逐步实现国际接轨。

来源于《食品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