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川菜的发源地——成都帮

时间:2020-08-26浏览量:6278次

成都帮,因处长江上游川江的最上段,故历史上也称上河帮。两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四川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自古物产丰富,气候湿润,衣食不期而至,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力研讨饮食文化,使成都地区自古以来以饮食文化深厚而声名在外。所以,早在唐代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明清时期也还保存“名都乐园”的雅号,饮食业一直较为发达,许多传统川菜的菜品都发源于成都。成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使其餐饮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都较为牢固,特别是近代外来文化传入,政治中心、海味传播和满人尚食三大因素使成都的菜品高中低档菜系完整。所以,以海味、山珍为基础的满汉全席在成都产生,成为全国三大满汉全席之一。

近代川菜的发源地——成都帮

夫妻肺片

从总体上看,传统川菜的基础调料郫县豆瓣、德阳酱油、新繁泡菜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区域内产生,调料的讲究为川菜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传统川菜的经典菜品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回锅肉、烧白、蒜泥白肉、夫妻肺片都可能是从成都菜帮发展起来的,许多菜在名称上都打上了成都的标识,如历史上的回锅肉,就有“成都肉”的称法。麻婆豆腐与成都万福桥的地名紧密相关,宫保鸡丁与四川总督丁宝桢相关联。从烹饪方式上来看,成都帮派手法多样,味型繁多,麻辣鲜香并存,辛辣度适中。在荤料原料运用上猪、羊、牛鸭、鸡、鱼、海鲜、野禽并重,特别擅长烹制猪肉、猪杂、海鲜类菜品。

近代川菜的发源地——成都帮

烧白

成都地区饮食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小吃繁多,在《成都通览》中有大量记载,只是由于各种因素,历史上的许多小吃如今已经失传。在川菜发展史上,与川菜关系密切的名人大多出现在成都平原地区或与成都有关,如司马相如、卓文君、后蜀主孟氏、宋祁、苏轼、陆游、黄庭坚、杨慎、李调元、傅崇矩、李劼人、贺伦夔、周善培、丁宝桢等。可以说,成都帮是近代川菜的发源地、大本营,以菜品全面、做工精细、小吃繁多著称,故民国时期有“成都味”的话语出现,饮食文化在巴蜀地区最为深厚。

来源:中国川菜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