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中:制订创新标准 引导创意川菜良性发展 - 体系标准 - 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主办:四川川派餐饮品牌网(数据库)

李惠中:制订创新标准 引导创意川菜良性发展

时间:2020-08-19浏览量:6005次

2020年5月8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一份来自四川省政协委员、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的《关于创意川菜良性发展的建议》提案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已经履职17年的李惠中,作为川菜爱好者,一直关注着川菜产业的发展。他建言,川菜的繁荣离不开大家对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离不开标准制度的规范约束。

李惠中:制订创新标准 引导创意川菜良性发展

(图:李惠中提交的提案《关于创意川菜良性发展的建议》,为川菜发展建言献策)

现状:川菜厨师对创意川菜认识偏差,创意人才稀缺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川菜向来注重五味调和,突出食材自身的本味。然而,根据李锦记酱料集团及李惠中的调研发现,如今一些厨师为了一味追求创新,忽略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优良饮食传统,烹调方法也走向单调和有点极端。有时会陷入一种怪圈,过度使用甚至滥用辣椒、花椒等调料,掩盖了食物的本来味道,使川菜失去了味道的层次感和丰富性,给人留下了“川菜就是麻辣”的刻板印象和误解。

另一方面,部分厨师在追求菜品器皿和装盘高要求的同时,被现代新技术、新产品“绑架”,过于追求形式,盲目装盘,餐具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忽视了川菜制作最基本的食品安全、营养等要求,本末倒置,创新模式流于表面。

“大多数川菜创新存在的问题,基本都是人才的问题。四川省,乃至全国都缺乏川菜创意人才,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也十分有限,仍然处于空白。”李惠中在提案中提出,关于川菜的课程设置中,目前四川省内的相关中职和高等院校暂时都没有专门的美食美学、川菜菜式创新等课程,也没有统一的关于川菜创意的教材,可见高校及专业机构对川菜人才培养的意识不强,从而造成川菜创意人才的紧缺。

建议:制订川菜创新标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

创意川菜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川菜行业的繁荣、与时俱进。李惠中在提案中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可加强川菜的“走出去”与“请进来”,一方面搭建川菜“走出去”的平台,促进川菜与我国其他传统菜系的交流,取长补短,汲取创新灵感;同时,还可以多组织类似于川菜展销会的交流活动,支持鼓励民间机构举办菜系交流论坛。“政府在做好‘川菜海外行’的同时,建议多创造机会让川菜厨师在不同国家学习当地的优秀饮食文化,借鉴当地美食的创新呈现形式。”李惠中认为,川菜的创意不仅体现在烹调手法上,更体现在文化传播上,相关部门可根据不同的川菜菜式,创造相应的创意故事,甚至打造川菜文创周边,刺激带动川菜餐饮的创意发展。

李惠中:制订创新标准 引导创意川菜良性发展

(图:2019年9月,李惠中及李锦记希望厨师出席“中华川菜 世界品味”招待会推广川菜)

高端川菜创意人才是推动川菜创新化、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基本要素。李惠中建议,相关部门可在营造更加包容的人才引进氛围的同时,更多地鼓励川菜企业积极引进创意人才,将“外面”的优秀创意形式与理念带到四川;同时,推进和完善川菜研究院所、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关于川菜创意良性发展的体系建设,在更多的餐饮院校中,开设关于美学、餐饮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培养出一批有川菜情怀、懂川菜技术,了解川菜文化,能够进行川菜创新的优秀厨师。

李惠中:制订创新标准 引导创意川菜良性发展

(图:2019年6月,李锦记在成都资助培养的第四批希望厨师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川菜的发展贡献新生力量)

“建议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大力鼓励开展创新川菜调味品研究,降低川菜创意的难度,使得创意川菜更加平民化。” 另一方面,李惠中也在提案中强调调味品是川菜烹调的核心,也是“川菜之魂”,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还可以尽早制订颁布实施《创新川菜制作与评定规范》,将创意川菜应遵循的烹调技法写入《规范》中,有利于川菜创新有标准可以遵循,化解川菜创新脱离实际、偏离传统烹饪技艺的困局,树立川菜厨师对创意川菜的正确认识。

来源于: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