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烹饪历史《华阳国志》 - 理论研究 - 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主办:四川川派餐饮品牌网(数据库)

川菜烹饪历史《华阳国志》

时间:2020-08-12浏览量:6457次

《华阳国志》是东晋史学家常璩编纂的一部地方志,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一市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物产、民俗等,是较早记录川菜发展历史著述。

常璩,字道将,生卒年不详,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州市)人,曾任散骑常侍,掌著作,被称为“蜀史”。《华阳国志》共十二卷,约十一万字。从史料价值看,一至四卷为全书的精华,其中的《巴志》、《汉中志》、《蜀志》三卷对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民族、风俗、物产有详细的记述,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就认为:“常璩之详审”、“ 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史通·杂述》)

《华阳国志》记载了当时四川丰富的食物原料。《巴志》 记载了川东地区的食物原料和特产:

“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 在汉代,出口国外的著名辛香食品“蒟酱”,其原料就是“辛蒟”。“芳蒻”即“蒟蒻”,其根是制作魔芋食品的原料,从此记载看,四川是最先制作和食用魔芋的地区。《汉中志》记载了川北地区(今梓潼、青川、绵阳、江油、剑阁等地)的食物原料和特产:“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除丰富的稻谷等粮食作物外,还有“药、蜜”及著名的“丙穴鱼”。晋左思《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印证了《汉中志》的记载。《蜀志》记载了川西、川南的食物原料和特产:“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

《华阳国志》详载了四川地区当时崇尚饮食的风俗习惯。《巴志》记江州县“有荔芰园,至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就是指著名的“荔枝宴”。《蜀志》言:“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并记述了四川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食文化的情况:“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娶嫁设太牢之厨膳”,“祭奠而羊豕夕牲”,“汉家食货,以为称首”。说明在秦汉时期,川菜的发展已达到很高水平,在当时位列全国首位。

来源于:《四川省志·川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