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时间:2020-10-10浏览量:4809次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在巴中,“朱老头”人头商标影响着几代人的味觉记忆。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咸中带鲜、油润不腻的朱老头腊肉香肠伴随当地人度过了无数个冬春之交,与春晚、红包、鞭炮声一起构成了春节必不可少的节日元素。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从从父辈手中接过生产技艺接力棒的朱兆兰,借助现代生产技术与电商销售渠道带领朱老头腊肉品牌发展到一个历史新高度。

2005年的西博会上,朱兆兰带着公司生产的老腊肉、枣子香肠、麻辣香肠、广味香肠、排骨香肠、五香腊肉、蝴蝶猪头、梅花腰子等产品参展,一举斩获银奖。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近年来,朱兆兰在发扬大巴山历史悠久的传统生产工艺的同时,更注重研究现代食品加工科技,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狠抓产品质量,严格执行无公害腌制品标准。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有了现代食品生产科技的加持,朱老头腊肉不再是寒冬腊月里的特有美食。电商平台的开拓让这个传统风味走出巴中、走出四川、走进千家万户,也使得漂泊在外的四川游子随时随地都能尝到这熟悉的家乡味道。

老味道,来自于对传统的坚守

大巴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传统式的生猪饲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纯天然玉米、葛根、红薯喂养的农家黑猪,肉质更好,营养口感更佳,使得朱老头腊肉风味独一无二。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在制作朱老头腊肉时首先将上等农家黑猪撒以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腌制7~15天后,用粽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熏制加工。熏制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和柴草火慢慢熏烤,熏烤时间充足,肉质紧实Q弹,巩固了腊肉的独特口味。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用先进的工艺,传承古法腌制腊肉精髓,非遗传承的精神在一块小小的腊肉上得见。

一块腊肉的传承与创新——“朱老头”

致富思源,回馈社会

朱兆兰作为一个在国营企业下岗的职工,在独立创业之初,以及在从传统加工作坊向现代化企业转型中,经历过资金紧缺、供应不足等困难,在部门的帮扶、朋友的支持和消费者的信任下,她渡过了种种难关。在多年工作、生活中,她始终用实际行动在帮助他人,感恩图报,回馈社会。

在抗洪救灾,抗震救灾,为希望工程捐款等公益活动中,朱兆兰都慷慨解囊,近年来在救助失学儿童、关怀留守老人等社会献爱心活动中自己捐款同时发动企业捐款,金额达数万元,先后帮助多名低收入人员从事了食品行业,经销公司产品的个体户也曾得到过她的无私援助。

为了减轻社会面临的就业压力,朱兆兰的企业在员工的录用上优先录用下岗失业人员和家庭贫困人员,十几年来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40余人,其中家庭特困人员10余人。切实做到了致富思源、扶危济困、德行并重、回馈社会。在她的带领下,朱氏食品逐渐成为全县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德行并重、诚信创业的楷模。

来源:中国四川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