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解码丨川味预制菜:从“潜行”到大热

时间:2022-06-06浏览量:2576次

6月第一天,位于遂宁市船山区的高金食品旗下川味预制菜工厂内,腌腊、卤制品等车间的二十多条生产线有些忙碌——预煮、油炸、切片、装碗、包装、杀菌、检测、入库、出库……红油耳片、芽菜扣肉、水煮肉片等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预制菜,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个零售网点。

不久前,成都大学与高金食品“预制菜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这是国内首家以“川味”为特色的预制菜研究院。

时钟倒回去年,预制菜在消费端彻底爆发。据天猫数据,去年“双11”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多个品牌先后完成了百万元级别以上的融资。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保持20%以上的增速,并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亿元。

以“川味”驰名的四川,表现如何?在预制菜新赛道上,川企又将如何乘势而上?

大热之前,川企“潜行”

四川企业纷纷感受到了预制菜的“火爆”。四川高金食品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仅仅今年春节期间,销量就同比翻了一番。”川味预制菜品牌“巴蜀公社”在线上线下均有销售。“方便”是消费者选择预制菜的原因之一——八宝饭、芽菜扣肉等四川乡土菜肴,只需要微波炉加热4分钟或水浴加热8到12分钟,便可以呈上餐桌。在华北、华南等地区,芽菜扣肉、夹沙肉深受欢迎。

市场解码丨川味预制菜:从“潜行”到大热

预制菜产品

实际上,预制菜在大热之前,四川企业早有动作。“我们已经在B端‘潜行’多年,只是没作为一个整体被消费者熟知。”四川无厨供应链创始人蔡通汉2016年从IT行业转行进军餐饮业,探索传统川菜标准化。3年前,公司开始打造川菜半成品供应链,“粉/面浇头”这样的半成品肉制品是他们的主要方向。以餐饮业为例,预制菜提升了菜品的制作效率,缩减了后厨的成本,需求可观。

正如他所说,“潜行”的企业不止一家。2018年,新希望六和开始着手研发自热系列产品。据新希望六和研发总监总经理助理刘金星介绍,公司旗下品牌“美好食品”的预制菜产品涵盖红烧肉、鱼香肉丝、日式咖喱鸡等,近年来都保持着向上增长的势头,小酥肉、炸蘑菇等单品更是成为了“爆款”。

成都大学与高金食品“预制菜研究院”也是从3年前开始筹建的。成都大学四川肉类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卫表示,20余年来,双方在预调理肉制品合作研究方面已经有着深厚的基础,“在预制菜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上形成了系列成果,在市场开拓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共同打造的“传统特色肉制品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不久前刚刚获得了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多位采访对象指出,预制菜火热的背后,是食品工业实现了烹饪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冷链物流突破了距离和保质期的限制,疫情之下家庭对预制菜的需求……缺一不可。同时,相比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能够称霸整个预制菜市场的“大单品”也暂未出现。

大热之后,如何乘势而上?

在调味料、下饭菜等领域基础较好的四川,经营预制菜成品、预制调理肉制品的企业不少。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陈功表示,四川优质、丰富的蔬菜、肉类等,保证了预制菜原料的质量。除此之外,一些老牌肉类加工企业的产业配套、供应链体系,都提供了成熟的发展条件。

但川企在预制菜赛道上仍有诸多短板。

一是键能力有欠缺。“在B端,川企长时间的积累有一定优势。但新锐品牌竞争主要集中在C端,发展很快。”蔡通汉看到,随着资本加速布局预制菜市场,基于目标客户的品牌营销能力、产品力、渠道结构等对预制菜企业抢占C端市场尤为关键。 “总体而言,四川预制菜产品销售范围、对象都比较局限,在‘重现原汁原味、保证营养’的技术层面也还有发展空间。”陈功说。

二是基于企业的“单打独斗”很难形成合力。3月底,广东省《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出炉,其中提出,要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包括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力争五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等。

和广东的举全省之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相比,四川则主要依托企业及其现有资源和厂区,要实现做大做强殊为不易。

成都大学与高金食品成立“预制菜研究院”,就是一次抱团出击的尝试。

不过,王卫认为,未来预制菜研究院的努力方向不仅是“研”“产”,更有“销”。“未来,预制菜面向的消费场景和群体会更加细分,我们需要持续顺应市场,推广产品。”刘金星说。

来源:四川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