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际美食之都”金招牌,打开成都都市圈全球化新菜单

时间:2022-01-24浏览量:2864次

又是一个新年伊始,又是一段崭新征程。

2022年1月17日开始,四川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都会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建议。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眉州东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川菜产业委员会主席王刚带来两份提案《打造千亿级川菜产业新高地》《把眉山建设成中国川菜产业高水平人才高地》,均与推进乡村振兴有关。

如何建设中国川菜产业高水平人才高地?如何打造千亿级川菜产业新高地、夯实川菜产业基础、丰富川菜文化内涵、提升川菜品牌知名度、壮大川菜产业规模?

1月18日,作为近年川菜产业发展代表人物之一的王刚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两份提案里,王刚详细调研,有的放矢。他说,希望自己不负委员身份,做一个服务人民的川菜发展推广有心人。

谈变化

业态边界逐渐消失

正迎来新一轮的品牌更迭浪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1年第二季度,餐饮收入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来自四川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四川省实现餐饮收入2165.3亿元,同比增长50.8%,较2019年同期增长9.1%。

通过调研,王刚发现,2021年餐饮行业经历了疫情后的复苏,逐步恢复到稳步增长的态势。新的消费场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业态边界逐渐消失,餐饮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品牌更迭浪潮。传统认知中的正餐与快餐、中餐与西餐的界限正在逐渐消融,品类分化、融合趋势明显,餐饮企业呈现“正餐快餐化”“快餐小吃化”“小吃正餐化”的发展趋势变化。

在王刚看来,川菜一端连着世界的嘴巴,一端连着四川的泥巴。川菜作为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和特色优势支柱产业,要服务好世界的嘴巴,就必须要管好四川的泥巴。

王刚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川菜产业和竹产业基地”“打造川菜渝味等公共区域品牌”。同时,实施川菜传承与创新工程,振兴老字号川菜,发展绿色、智能餐饮,促进川派餐饮与商贸、文旅融合发展的远景目标,这为川菜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提到连着四川的泥巴,其中之一就是夯实川菜产业基础,要提升种养殖水平。”王刚建议,结合全省五大经济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帮助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建立100个以上稳定、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川菜种养殖示范基地,构建从田间到餐桌来源可追溯、成分可量化的川菜原辅料集采体系。同时,促进川菜工业化生产,优选100个以上地方老字号、名特小吃、经典川菜,通过科技技术研发,模拟手工国标生产,既保留传统味道,又能工业化生产,打造出品种新、附加值高、老少皆宜的拳头产品。

谈措施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持续、加速壮大川菜产业规模

谈及具体的举措,王刚列出了不少自己的想法,比如把五大经济区的特色美食街区作为旅游景区来开发,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成都平原”“红色川东”“三州高山”“阳光攀西”等地标美食,强化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宣传四川“官府菜”“东坡菜”“盐商菜”等特色美食和文化内涵;利用农场+短视频,打造个性化IP,生产高质量短视频内容,通过线上呈现,本地化引流,周边区域推送,形成精准流量,根据流量推出订单农业。

在王刚看来,推动川菜文化传承也非常重要。王刚说,建议每年建立20个以上的川菜人才培训示范基地,20个以上的川菜烹饪大师工作室,开展川菜文化和技艺的研究、传承、创新;同时,大力发展烹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民间力量创办烹饪职业技术学校,鼓励8~10所职高院校开办烹饪专业;每年培养1000名以上的职业厨师、职业经理人,加快形成与川菜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此外,王刚还建议,依托“国际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打开成都都市圈全球化新菜单。

“加强与国内外行业机构、对外友好城市的合作,结合世界川菜大会、西博会、泡博会、糖酒会等举办各类美食交流推广活动,打造具有四川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美食节庆品牌。持续打响龙泉桃花节、自贡灯会、广元女儿节、凉山火把节、光雾山红叶节等地方节庆美食品牌,适时举办川渝两地品牌美食活动。”王刚说,推动创建宽窄巷子、东坡水街、德阳文庙等美食地标,招引和培育品牌餐饮企业,优化街区餐饮业态布局,丰富街区业态,发展夜间经济也不可缺失,让来到四川的中外游客不虚此行,让世界看到川菜产业的巨大潜能和动能,让四川美食名扬天下。

王刚说:“省政府报告中的话语铿锵有力,作为一个致力于川菜发展和推广的从业者,这让我们更加有信心相信川菜产业一定能进一步发挥独特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动提升,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