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滴酒的科技含量看白酒产业如何插“智”腾飞|蜀中策·宜泸白酒攀“珠峰”

时间:2024-06-04浏览量:164次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酒酿造技艺,在今天,正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碰撞演绎“融”与“改”。当酿酒车间看不到赤膊上阵的工人师傅,也没有一铲一锹、热火朝天的劳作现场……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手臂、输送机、智能行车系统等酿酒“机器人”,从原粮到白酒,一滴酒有了满满当当的科技含量。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提出,推动白酒生产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事实上,围绕着数智化,宜宾、泸州酒企早已拉开了企业技术改革大幕,封面新闻记者探访两地酒企,看两地如何作答白酒酿造的传统与智能之辩?如何以数智化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由“智”提“质”的“数字美酒”

泡粮、上甑、蒸馏、摊晾……5月17日,在位于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白酒园区”)的醉清风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醉清风”)的生产车间内,专用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物料转运、精准配糟、均匀拌和、探汽上甑等复杂工序。在这个一万余平方米的数字化车间内,仅有10余名工人。

糖化床25.13°、摊晾机24.46°、粮槽混合机24.86°……在一墙之隔的中控室里,“智酿云”白酒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屏幕上,各种参数闪烁,从粮食进入车间到出酒所有环节的相关数据,都清晰地显示在上面。

从一滴酒的科技含量看白酒产业如何插“智”腾飞|蜀中策·宜泸白酒攀“珠峰”

在醉清风酒业,“智酿云”白酒工业互联网平台将酿酒生产从以传统感官判断为主的“可知化”,升级至以数据统计的“可视化”,从而实现对酿造过程的智能分析、决策、控制和优化。

(徐庆  摄)

该公司生产主管杨波介绍,通过“智酿云”白酒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了全厂63道数字化酿造工序,实现了对2万多个工艺实时监测点的信息采集和数据控制设计。智能化与数字化的结合,将酿酒生产从以传统感官判断为主的“可知化”,升级到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主的“可视化”,不仅提高了醉清风酿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更实现了对酿造过程的智能分析、决策、控制和优化。

杨波算了一笔账:采用数字化平台后,相比传统车间,大幅减少了人工成本,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综合提高生产效率3倍以上;不仅如此,该系统每吨酒耗水减少约40%、排污减少约40%,冷却水循环利用率提高约30%,出酒率和出酒品质均达到行业龙头水平,实现低污染、少排放的目标。

醉清风的智能化生产,只是宜宾和泸州白酒产业“智改数转”的一个缩影。

在宜宾,南溪酒业有限公司(简称“南溪酒业”)采用企业自行研究的机械化酿造生产工艺参数,通过优化智能行车、优化封窖方式等,让白酒工艺更稳定。

“标准化的生产,不仅让酒的产量更高了,品质也更稳定了。”南溪酒业酿造二车间副主任谭志勇用一组数据进行对比:二车间有窖池2352口,工人102个,当前的年原酒产量约1万吨,平均下来每天能产20多吨。“如果仅用传统的手工,每天的平均产量则需要800至1000人才能完成。”

据南溪酒业副总经理刘怀臣介绍,公司自成立之初,一直以“创新酿造方式,推进‘四化’建设;引用生物技术,突破传统工艺”为发展理念,用现代技术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全面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酿造。“我们推进‘四化’主要目的只有1个,就是提升酒的品质。”

“四化”酿造带动酒企“数字”转型

如今,南溪酒业已建设智能酿造生产线34条,实现静态摊凉、余热回收循环利用、智能在线酒度检测、粮食粉碎智能处理、智能简便型黄水抽吸、酒糟智能转移、定量式物料添加、移动接糟、智能机器人上甑、定量斗式循环润粮、近红外智能检控、移动式定量加曲等技术。

从一滴酒的科技含量看白酒产业如何插“智”腾飞|蜀中策·宜泸白酒攀“珠峰”

航拍宜宾南溪酒业。(黄晓庆 摄)

南溪酒业的“四化”建设之路,正在带动着周边酒企的发展。

据南溪区白酒专班主任范仲彬介绍,近年来,南溪区充分发挥当地4000年酿酒史以及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用好1万余口10年以上老窖池,坚持品质和技术创新,以南溪酒业“四化”酿造为带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酿造技术深度融合,在保证酒质的同时,不断提升产能。“目前,南溪已发展成为宜宾市除五粮液以外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五粮浓香白酒产区。2023年,全区12户规上白酒企业实现产值14.33亿元、增长8.23%,实现税收4.71亿元、增长59.45%。”

从一滴酒的科技含量看白酒产业如何插“智”腾飞|蜀中策·宜泸白酒攀“珠峰”

南溪酒业酿造车间工人正在操控智能行车。(黄晓庆 摄 )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酒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益。”范仲彬说,南溪区将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以南溪酒业为带动,实施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方向的数字化转型,带动今良造等酒企逐步推进数字化工程,积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酿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型企业,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从一滴酒的科技含量看白酒产业如何插“智”腾飞|蜀中策·宜泸白酒攀“珠峰”

南溪酒业酿造车间里的上甑机器人。(黄晓庆 摄)

乘“数”而上的“智慧”产业链

而在泸州,从生产到包装,从销售到生产信息反馈……数智化已经贯穿了白酒行业的整个过程,涉及整个酒类产业链。

今年初,被称为白酒行业首家“灯塔工厂”的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其生产速度以“秒”计。走进该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一个个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实现了空瓶空盒卸垛、贴标喷码、装盒装箱、成品码垛、质量检测、五码关联等全环节自动化,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包材采供中心总经理赵丙坤介绍,车间内有5条高速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平均生产速度达15000瓶/时,最高可达18000瓶/时。

从一滴酒的科技含量看白酒产业如何插“智”腾飞|蜀中策·宜泸白酒攀“珠峰”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鸟瞰图。(图据泸州老窖)

酒企的智能化升级,对配套企业也带来了“链”式反应。作为泸州老窖的上游玻瓶供应商,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太彬介绍,公司新建的智能生产线仅需1.7秒,就能完成一个酒瓶品牌标签的印刷。“原先40个人的产能,我们现在5个人就能完成,效率提高了80%。”

从一滴酒的科技含量看白酒产业如何插“智”腾飞|蜀中策·宜泸白酒攀“珠峰”

在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的生产线上,自动化灌装生产等设备让白酒生产进入数智化。(徐庆  摄)

白酒行业“智改数转”路上,泸州前行企业还有很多:以郎酒为主体建设的工业互联网白酒行业标识解析节点,标识注册量超19.5亿个;郎酒、华艺陶瓷等酒类产业链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仙潭酒业、国醴酒业智能化车间投用……

2024年酒博会期间,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局长叶仕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泸州投资1800余万元建成全国首个白酒全产业链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对全市130多家酒类产业链企业和40多家有关单位酒业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建成545个白酒产业相关数据模型,已归集超过1.3亿条的数据,进一步畅通了酒类产业数据信息链条,为全面促进白酒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对宜宾、泸州而言,白酒产业数智化远远不是购买硬件设备、上新软件技术的迭代,而是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全链条的升级,这也成为白酒产业提质增效和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变量”。两地正朝着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共同努力。

来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