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赛道,川茶企业相继布局

时间:2024-01-17浏览量:731次

1月14日下午,成都市锦江区太古里商圈一家名叫“茶茶师”的茶饮店迎来周末客流高峰。

古朴的装修风格,门头上“藏茶就喝茶茶师”字样,让这家店在一众新式茶饮店中格外惹眼。

刚刚过去的2023年,新茶饮经历了一轮加速扩张。《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消费服务领域资讯平台“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20家新茶饮品牌以32.5%的增速从2022年底的78324家门店扩张至2023年底的103783家门店。“茶茶师”就是四川本土茶叶企业四川蜀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茶集团”)在新茶饮赛道上布局的全新业态。

四川作为茶叶大省,去年全省茶叶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连续3年超过千亿元。面对不断增长的新茶饮市场,川茶企业已开始布局。

茶底之变,新消费场景带来新机遇

要求现场调制,更加追求健康、风味以及颜值是新式茶饮与传统奶茶的区别。

当下,众多新茶饮品牌正在茶底上开始新一轮创新。在“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菜单中,早期突出奶霜、奶盐字眼,茶底也是简单的绿茶、乌龙茶、红茶;现在则更强调铁观音、大红袍、鸭屎香等名优茶底,打出“原茶”概念。

新趋势,为川茶带来新机遇。“在业内,我们把供应自四川的茶底原料称为‘川胚’。”蜀茶集团总经理陈思远说。去年,蜀茶集团供应新茶饮市场的原料从前一年的几百吨上涨到2000多吨,是川内供应量最大的茶企之一。“川茶是不少名优绿茶的原料茶。因此,我们在任意一家茶饮店里购买一款以绿茶为茶底的奶茶,原料很有可能来自四川茶园。”陈思远说。

不只是蜀茶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地方茶厂同样感受到热度。去年,位于乐山市犍为县清溪镇的四川省炒花甘露茗茶有限公司向新茶饮品牌供应上千吨茉莉花茶、栀子花茶原料。“现在茶厂70%的产品都供应新茶饮品牌,我们即将上新生产线,预计今年供应量可以达到3000吨。”该公司负责人程刚介绍。

成本低产量高,更可能把握机遇

机遇来临,谁能先抓住?“不同于名优茶生产,对于新茶饮品牌来说,更低的原料成本、更充足的供应量非常关键。”在陈思远看来,机采率更高的四川夏秋茶产区,例如乐山市夹江县、自贡市荣县以及宜宾市等地,成本更低、产量更高,更可能把握机遇。

调整生产工艺也是抓住机遇的关键。不同于传统茶饮,新茶饮品牌需求的原料讲究“拼配”的概念。例如在绿茶中加入茉莉花、栀子花或者其他不同茶底,实现特定风味,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更重视终端市场,是抓住机遇的前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尹军峰介绍,茉莉花茶是新茶饮很重要的原材料,茶胚大多来自四川。在他看来,不只是茉莉花茶,新茶饮市场产品需求多样,茶企应更重视研发环节,针对市场需求做专门的产品设计,更能抓住机遇。

布局新茶饮,需丢掉泡杯热茶思维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提出:川茶常年被用作名优茶原料,新茶饮这条新赛道上,能否摆脱“为他人作嫁衣”的命运?

实际上,一些茶企已经开始尝试布局本土新茶饮店。

除了蜀茶集团的“茶茶师”,2023年9月,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新中式茶饮店“川言茶语”在宜宾一口气开了4家店面。四川雅茶集团茶业有限公司旗下新茶饮品牌“炽茶”,融入了雅安荥经黑砂文化,首家门店已在深圳开业,成都门店即将开业。

“但对于传统茶企来说,直接布局茶饮店,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丢掉泡杯热茶的思维。”尹军峰说。此外,要与资本背景雄厚的头部新茶饮品牌在市场中较量,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和资金同样不可缺少。

在陈思远的规划里,“茶茶师”短期内并不会走大范围扩张的连锁路线。“我们的产品以四川藏茶为特色,我们更希望门店能够为市场发挥打样的作用,证明新茶饮店全部使用四川特色茶叶,同样可以盈利。打样成功后,还可以推出川红工夫等四川特色茶,用这种方式来打响川茶在市场中的名气。”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