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的茶馆文化

时间:2022-04-07浏览量:4267次

民国时期四川品茗之风盛行,茶馆业持续繁荣,使四川的茶文化有了独特的载体,并能持续吸收巴蜀文化精华且有机地融入茶馆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四川茶文化。

民国时期四川的茶馆文化

▲  品茗

四川是茶的故乡之一,据唐代陆羽《茶经》等记载,唐代名茶约50多种,其中有18种出自四川,受到陆羽称赞的蒙顶茶自唐代至明清皆为贡品。在万源发现的《紫芸平植茗灵园记》一文,记载了万源绿茶千年历史。可见四川茶文化底蕴丰富、源远流长,使茶馆的发展有了基础。

然而四川茶文化之所以名甲天下,并非仅仅是茗茶的种植产销,除四川外的闽浙、豫皖等地也是重要的产茶地区,是因为四川有茶馆这个特殊的载体。

民国时期四川的茶馆文化

▲  盖碗茶

四川茶馆奇多,如谚语所说:四川盆地“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茶馆以成都为最,遍布大街小巷。清末成都城内的街巷仅有516条,茶馆却达454家。1935年,成都约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约12万人,当时市民不足60万,约1/5的成都人每天进茶馆。1941年,成都茶馆614家,1949年成都茶馆仍有500多家”。

成都以外,城乡茶馆亦是极多,且自成体系。如双流县茶馆遍及城乡,人口不足三千的县城,就有“茶馆十余家,一般乡场,多则七八家,少则四五家”。新中国成立前内江城区茶馆“有七十多家,男人几乎都有坐茶馆的习惯”。德阳市各县城、乡场茶馆很多,“县城四五十家,乡场数家十余家不等”。茶馆卖“盖碗茶”,茶叶有香片、花茶、素茶等。民国年间崇庆县场镇茶馆林立,1946年县内茶栈业498户,从业879人,“县城茶馆33家”,开茶馆者多设铺宿客,方便客商。

抗日战争开始后,东南各省内迁人士及资本剧增,成都茶馆更加兴旺,大型茶馆陆续开业,如“益智”“梁园”“华华茶厅”等。其中,华华茶厅规模最大,“茶厅三厅四院,场地宽敞,可同时容纳1000余名茶客”。老板廖文长善于经营,每年春茶上市,便将一年的茶购买齐备,自烘自窖,茶味香醇。每碗茶分量又足,深受茶客欢迎。加之服务周到,供应茶客的擦面毛巾能严格消毒,因此门庭若市,生意十分兴隆,不但本市老主顾多,外地来成都的人,许多也爱在“华华”约会亲友。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移都重庆,短时期内军政、工商、文教等各界人士和普通民众涌入重庆,促进了重庆城市的发展,也给重庆茶馆业带来了繁荣。重庆的茶馆也呈遍布大街小巷之势。

民国时期四川的茶馆文化

▲  成都鹤鸣茶馆

成都市区的茶馆多命名为“漱泉”“闲居”“野店”之类。茶馆有大有小,大到上千个座位,小到有三、五张桌。民国二年春,成都聚丰餐馆老板李九如首先在少城公园内开设了“永聚茶社”,使用“矮桌和竹椅”,柔软舒适。

在营业时间上,茶馆一般开得早,关得迟。茶馆讲究从待客态度、铺面格调、茶具、茶汤、操作技艺配套服务。正宗川茶馆皆为“盖碗茶”。茶馆内有专司泡茶和添开水的“堂倌”,不少“堂倌”技艺高超。品茶人落座后,茶倌一手提水壶,一手夹着一摞茶具,来到桌前一挥手,茶船满桌开花,恰到好处地在客人面前停住,接着把装好茶叶的茶碗放在茶船上,冲茶盖碗。冲茶技艺干净利落,令人叫绝。茶师的斟茶技巧,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来源:成都市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