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时间:2023-09-05浏览量:961次

说起美食街,大家印象中是天南地北各种吃食的汇集地。各地都有很具代表性的美食街,如西安的洒金桥美食街、济南的芙蓉美食街、成都的锦里美食街。而在成都新津,有一条以鱼命名的美食街。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水陆要冲的河鲜往事

《新津地名志》里有一条街叫“蔡湾街”,总长度大约2000米,属花桥街道桥津社区管辖。此处西靠岷江,是古南方丝绸之路南支线上的重要节点,早在汉代就有很多商铺、旅店。蜀汉时,犍为郡太守李严开辟“新津渡”之后,水路、陆路的商货更要在此集散。因为此处的商贸兴盛,官方特别在此设置了“新津市”。公元557年,北周以此处为中心,正式设立了新津县。虽然后来新津县城迁移到南河北岸,但此处作为“旧县”,依然兴盛。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20世纪中叶,川藏公路建成通车,被列入318国道线的一部分,而蔡湾街恰在川藏线上。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当地群众很早就在蔡湾街(时属桥津村)开餐馆,依赖丰富的鱼鲜资源开发出以鱼鲜为主要菜品的餐饮产业。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从1985年开始,国家又对川藏公路进行了几次大的修治。花桥蔡湾街的鱼鲜餐饮业更加发达,群众利用自家门面、院子开设餐馆。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桥津村仅有几家餐馆,到1995年已有30余家以鱼鲜为主打的餐馆,初步自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效应。据《新津县花桥镇志》记载:“从民航飞行学院大门起沿川藏路两旁形成了‘黄辣丁一条街’。2004年时,有胖大姐、林老大、万事利、悠雅饭店、刘家花园等52家餐馆,营业面积达4000平方米。”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这些店的招牌上,无一例外地都写着“黄辣丁”三字,非常吸引眼球。以黄辣丁为代表的新津鱼鲜美誉也就逐渐随着客商、司机、工人们传遍了各地。

精华集萃的美食老街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既然叫“黄辣丁一条街”,那此街的美食当然首推以黄辣丁为主的鱼鲜。最早捕食黄辣丁的年代已不可确考,但北宋时苏辙到新津游玩就曾看到新津人在河中捕捞黄辣丁,并写过“爨烟惨淡浮潜浦,鱼艇纵横逐钓筒”的诗句。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野生黄辣丁因为稀少,所以更显珍贵,可遇而不可求。随着餐饮业发展,黄辣丁的需求量剧增,出于对野生鱼类的保护,开始进行人工养殖,不仅供应量增大,而且完全保持原有本来的味道,能最大限度祛除泥腥味,入口更加爽滑。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制作黄辣丁,需用牧马山特产的辣椒等调料,高温烹煮,油多、火辣、调料齐,才能造就麻辣滚烫、食之令人毛孔皆汗的感觉,让食客心旷神怡。还可以在羹汤里加豆腐、时令蔬叶等,做到“油而不腻”,整个菜品色泽诱人、口感鲜美,集中体现了川菜麻、辣、鲜、香特点。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目前,在“黄辣丁一条街”,主营黄辣丁鱼鲜的老餐馆有宋家黄辣丁和彭大姐老店黄辣丁。宋家黄辣丁占地约500平方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就餐。彭大姐老店黄辣丁从1987年开店,至今已有36年历史了,是本地著名的老字号餐馆。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除此之外,“黄辣丁一条街”还有很多价廉物美的美食,这里略举几例:肥肠血旺,爽滑细嫩,入口化渣;川西石磨豆花,蘸上秘制辣椒酱,食指大动、胃口大开;时蔬菜,清香宜人,清理肠胃;新津汤锅,棒子骨熬制的汤,营养丰富而不腻,特别是冬天,喝上一碗,脉络畅快;各种荤菜,采用本地产的猪肉为原料,肉质细,味道鲜;尤其各种时令野菜,带着乡野的淳朴,也带着古渡的清新,别具一格……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蝶变后的美食新IP

20世纪初,随着川藏线主要交通路径的改变,车流量、人流量大大减少,“黄辣丁一条街”的餐饮业逐渐有了萎缩没落的态势,原来的老餐馆不是另迁他处,就是关闭停业。到2016年,只剩下寥寥几家,而且规模小,生意也不太好。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为充分发挥“黄辣丁美食发源地”效应,花桥街道按照“传承—保护—发扬”的理念,对“黄辣丁一条街”实施改造提升,并以“花桥渔肆”为名,设计出“花小鱼”形象IP,制作出统一的、带有浓厚乡土元素、独特花桥历史文化的杯、盘、碗等餐具,实现所有商家的风貌提档升级、规范统一。此外,还新打造了一辆装饰着彩灯与墙画的绿皮火车主题餐厅,餐厅共8节车厢,有西餐厅、书吧、鱼蛙火锅、音乐餐吧、茶楼等,形成了集餐饮、休闲、娱乐的闭环消费链,颇受时尚年轻人喜爱。

因为一种鱼,命名一条街

五河汇聚,岷江蜿蜒,这个以一条鱼命名的美食街,已成为成都近郊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新IP,以它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宾客,就如街上那辆主题绿皮火车,驶过了漫长岁月,正奔向乡村振兴加速发展的道路上!

来源: 成都市新津区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