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浏览量:1078次
大多数人的乡愁里都有一棵树,一棵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树。那树下,有游戏的身影,有欢乐的笑声,还有爷爷奶奶夏夜乘凉的故事。当然,也有不少家乡特有的美味记忆。而在新津花桥老街上,一棵大树下的家乡美味记忆,属于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百年驿站的血旺。
驿路桑荫孕育出地道美食
据《成都通览》(清 傅樵村著)记载:自新津邓市码头起航,全长约600余华里,十华里一码头,是川西水运交通的主动脉。另《新津文史研究与文化发展》(蔡正邦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写到,“以花桥为蚕丝商贸起点,在新津建成‘驿路桑荫’景观,称为南丝之路”,“因其在交通线上,花桥镇就产生了驿站,这个驿站是上下级官员往来执行公务鞍马羁留处……
是当年接待七品以上官员,路过此地迎接与起居的专用客房。”民国时期,新津有200多艘船只,码头工人1300人,年运销物资30万吨左右。
民以食为天,对于收入较低的纱帮工人、码头工人来说,吃饭既要照顾工作,方便、快捷,又要相对便宜,还要顾及营养补充体力。同时,消除码头劳作带来的湿气,以“食疗”来保护身体健康。
于是完全符合这几个要求的血旺,就应运而生,成为大众美食之一。
血旺,习惯上又称毛血旺。“毛”字是巴蜀方言,意思是粗糙、马虎、不精细,表明血旺的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要太多的精烹细调;而“旺”字,则是取义于“兴旺”(“旺。光美也。”《玉篇》:“日晕”),因为血的颜色也确实红色喜庆。这样的命名,绘形绘色,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取名的艺术,又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津民俗里,杀年猪时,刀儿匠都高声喊主人家“接好旺膳哦——”,就是让主人家用盆子接好猪血的意思。
黄桷树下品读烟火人生
花桥的张血旺就是新津众多血旺店中的佼佼者。
张血旺,位于古花桥梓的老街上,门口的黄桷树虬枝纵横,三个人难以合抱,而饭桌就摆在树下。从上世纪末开始,已经传承两代,经历了三十多年历史。店主是一对微微发福的中年夫妇,红光满面的脸上永远是乐呵呵的表情。
想吃到最原生态、最正宗的血旺,而不被“科技与狠活”误导,豁达的张老板毫不吝惜,经常对食客进行科普,教大家辨识血旺:我们主要采用猪血作为主要原料,最正宗的血旺一般呈方体,颜色深,较粗糙,质量好的颜色鲜艳,无杂质,质地软嫩细腻。入水就会下沉,片刻复原,切开处有水外溢。
每天还未破晓,为了保证菜品质量,张老板都要亲自去挑选、购买最新鲜的血旺,回来后洗净,浸泡在清水中,然后猪血改成大小块,在煤炉上慢慢煨着。中间过程最重要,就是掌握火候与水温,既要保持原本颜色,又要做到老嫩适度。而这些,全靠老板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当乡人早起时,血旺也就熟了!
客人到来,张老板手脚麻利地在街口大树下摆放木制方桌,顺手再次抹一遍浸润了几十年油烟的桌面,延请客人入座到长条木凳上。
除非特殊申明,张老板一般都不会问客人,自顾自地就会根据客人数,高声喊堂:“血旺*碗——”,短短几个字,张老板都会喊得悠扬绵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让客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乡野小店的市井烟火气,或许,还能唤起童年追着小贩买零食的那种记忆。
而老板娘两三分钟就可以把血旺端上来,在看起来做工粗糙的土碗中,那紫芋凝酥的外表,娇嫩欲滴的形态,沉浸在红艳艳的二荆条、香脆的豌豆、洁白修长的豆芽等辅料红汤中,就如六月初开的嫩荷在水中荡漾。配上葱花等佐料,一碗血旺就是一件艺术品。客人不由得食指大动,口舌生津。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光滑细嫩,麻辣酸爽,入口即化,“哧溜——”一下就进入了肠胃。
张老板乐呵呵地看着客人,尤其是不习惯吃辣、吃麻的客人表情,仿佛很得意自己作品一般。对于初来的客人,如果空闲,他还会继续进行营养学科普:猪血是养血的宝贝,《本草纲目》记载猪血可“补铁、止血、解毒”,主治生血、瘴气、中风、跌打损伤、骨折及头痛眩晕。用通俗的话说,猪血能对五脏六腑除尘、清肠、排毒。所以在当年,南来北往的商人、下力的工人,都特别喜欢血旺。
他也会很神秘地告诉食客,自己做的血旺不仅有传统的风味,而且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制,不断调整配方,针对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的特点,在汤料里加了若干其他食材、药材,所以不仅满足口腹之欲,而且绝对保证保健养生(没错,就是用的“绝对保证”这四个字)。满面红光的客人对此一点都不会怀疑,因为他们确实有了全身血脉通泰的感觉。
为了确保味道地道,张老板会亲力亲为,所以每天的血旺售卖量并不会很多。他会得意告诉你:我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卖,中间一直不会断过,中午一两点就卖完了,收摊了,想吃要趁早哦!
一边吃着美味,一边与张老板聊着龙门阵,不知不觉柴火甑子煮的米饭就下肚了。连平常吃“鹦鹉食”(形容少)的小姑娘都顾不得仪表形象,会多吃一碗。
一顿人均不超过四十元的美餐,本身的味道令人留恋,你会发现,这就是童年大树下的记忆,是那一抹挥之不去的美味乡愁。人间烟火,盛世和谐,品尝到的是普通人对美食的真实含义!
来源: 成都市新津区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所有: 四川省经济文化协会 备案号:蜀ICP备08103112号技术支持:影响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