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万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变身”记

时间:2020-08-10浏览量:4170次

记者近日从万源市委宣传部获悉,经过1年多时间的精心雕琢,位于秦巴腹心地带的万源市大巴山茶文化小镇2019年7月初正式对外开放。茶艺表演、民俗文化表演、景区门票优惠……开园以来,各种活动持续上演,现场热闹非凡,吸引无数游客入园参观体验。

四川万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变身”记


四川万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

走在大巴山茶文化小镇步游环线内,成千株茶苗簇拥而成的“茶”字生机盎然。“中国硒部茶园走廊”上,现代茶业示范区、富硒茶园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产业。万源市茶叶局局长刘明亮介绍,万源境内有国内最早记载种茶历史的摩岩石刻“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是四川茶叶十大重点基地县、中国富硒茶之都;“巴茶”被奉为唐朝西北茶马贸易重要精品茶源,万源茶马古道久负盛名。“巴山雀舌”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四川万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变身”记


四川万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

由于悠久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和土壤天然富硒特质,万源有足够的底气打造大巴山茶文化小镇。万源市委书记吴晓勇表示,近年来,万源市紧紧把握转型发展机遇,认真审视自身后发优势,借助乡村振兴和东西协作的强劲东风,引进浙茶集团、国储农业等大公司强强联手,初步形成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传承、业态融合的茶业全产业链。发展优质茶产业、创新打造“茶旅融合”发展格局,这对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兴盛茶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将整体提升万源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加快建成“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注入强劲动力。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齐全,旅游业态丰富的大巴山茶文化小镇,其原型竟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镇“变身”前后,实际是当地脱贫攻坚早已谋划的“三步走”。

2016年,这里开始经过第一次“变身”,成了天池坝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户搬迁户圆了新居梦。只见楼梯不见楼,当时在仅有一层的搬迁户屋内,都有一段延伸至屋顶的楼梯。

“天池坝村是八台山国家级4A景区-龙潭河国家级3A景区环线上的重要节点,我们的搬迁户迟早要吃上旅游饭,这是为他们将来加层、发展民宿做的准备。”时任八台镇党委书记陈天贵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大棋局。

“按照巴山风情小镇的设想,为聚集点打造了配套,道路油化、房屋风貌改造,为每家每户免费安装有线电视,为安置点请了物管、保洁。”八台镇现任党委书记严稳告诉笔者,这是吃“旅游饭”的第二步。随着近年来万源市脱贫攻坚和绿色崛起纵深推进,茶产业成为尚戴“国贫帽”的万源市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路子。2018年4月,为了充分展示万源厚重的茶文化,提升八台山-龙潭河景区服务接待能力,万源市政府将小镇更名为“大巴山茶文化小镇”,为小镇的打造注入灵魂。“以茶为魂、茶旅融合”的思路让安置点“脱胎换骨”获得新生。

如今,让搬迁户既要安居又要乐业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大巴山茶文化小镇是八台山—龙潭河景区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和核心驿站。”万源市旅游景区管理中心主任尹鹏介绍,小镇以“问道八台山、隐居天池坝”为主题,将旅游产业发展、富硒茶文化推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一街七巷一苑”,科学设置茶叶展销、餐饮民宿、娱乐购物等区域,着力打造集文化、商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

小镇通过“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户分红”运营模式,引进20余家商户入驻,鼓励周边农户参与管理,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群众家门前的“绿水青山”,正化作转型路上的“金山银山”。

                                              转载于: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