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州文化 | 茶与道

时间:2023-02-22浏览量:2115次

灌州文化 | 茶与道

《忆江南·访青城山》 

赵朴初 

青城好, 

一绝洞天茶。 

到后余香留古本, 

携归轻味发新花。 

仙茗自仙家。 

青城山产茶历史由来已久,西汉时王褒《僮约》中设有茶市的“武阳”,就在今岷江中游彭山段,那里的茶叶就产自青城山所在的龙门山一带。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王纯五对东汉天师道二十四治逐个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治地中心多在山区,并多依凭较大江河,且有出盐和产茶之区,如青城治产贡茶,鹤鸣治产仙茶,后城治也出好茶。 

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木茶”的记载。 

灌州文化 | 茶与道

陆羽 

陆羽《茶经·七之事》与卢仝《七碗茶歌》 

道家与茶关系紧密,陆羽在《茶经·七之事》列出几则仙道与茶的故事: 

陶弘景《杂录》记载说,苦茶能使人轻身换骨,汉代神仙“丹邱子、黄山君服之”; 

《搜神记》说,夏侯恺去世后,其鬼魂回到家中还向人要茶喝; 

《神异记》说,余姚人虞洪进山采茶,在仙人指引下,果然寻到大茶树; 

陶渊明《续搜神记》说,宣城人秦精,进武昌山采茶,在“毛人”指引下找到一丛茶树; 

《广陵耆老传》说,晋元帝时,一位神仙老太婆,每天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去卖,赚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官吏把她关进监狱,她从窗户飞了出去; 

唐释道该《续名僧传》说,南朝和尚法瑶,在武康小山寺遇见沈台真清真君,年纪很老了,用饮茶当饭。 

这几则茶事说明,在道家的认知中,不仅生者要饮茶,死者也需饮茶,常饮茶可羽化成仙。道家对茶的追求在唐诗中也能体会到,陆羽时期有茶仙之称的卢仝在《七碗茶歌》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灌州文化 | 茶与道

《七碗茶歌》(罗九贡书) 

谢恩醮仪 

杜光庭对斋仪完成后特别答谢天官、地官、水官的“投龙璧仪”非常重视,他在《太上黄箓斋仪》中对仪式进行专门介绍:“修斋毕,别卜良日或斋洁之辰,醮馔法师众官及斋主弟子,或泛舟以诣水洞,或梯陆以登山门,各于洞府之外,薙草(tì cǎo,除草)扫洒洁净,敷列醮席,酒果肴馔鹿脯汤茶等。如严醮之仪,乃服澡漱,朝谒法事,备如科式。” 

这种带有浓浓人情味的谢恩醮仪很符合中国人有恩必报的心理,因而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自此以后,道教科仪,都遵广成先生仪制,在斋后设醮谢恩,且不限于黄箓斋。” 

谢恩醮成为宋代道教斋醮科仪的一个基本程式,一直延续到今天。敬神献茶,也成为道教科仪的清贡规范。 

灌州文化 | 茶与道

青城茶 

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蜀中雅州蒙山有五峰,峰顶上清峰有茶园,产甘露茶。 

昔日有僧人“病令且久”,在一老者指导下至峰顶,待春来采获“雷鸣茶”一两,饮后病愈。80岁气力不衰,到都市里,观其面貌就如30多岁人一般,“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终。”青城山是道教圣地,是出好茶的地方,乃归隐修炼绝佳之境。 

清代江锡龄《青城山行纪》记录的是青城名胜,在“芙蓉坪”一节载道:“茶以上清宫及此地产者为最佳,龙团雀舌甲于诸品。上方所需,皆取给于此,每岁例贡八十斤。沿山上下郁郁葱葱,弥望苍翠者皆茶树也,故山中人又呼其为贡茶树云。” 

青城贡茶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史料记载,清代贡茶的采制,明确了是由青城一带的35家僧道共同采制,由道士苗一伦和李太浩办理。 

江锡龄沿着蜿蜒的山道来到园明宫外,将其所见的道家制茶过程记录下来:“闻必剥声不绝,询其故。道人曰:时届春贡期近矣,山中人躬自作苦,不图为贵客所闻。就视之,巨鍑(一种大口锅)六七具,负墙而列,墙外壁曲突,数人燃薪其中,鍑炽,则以巨畚盛嫩茗纳入,合两手左右挠之,不以杖,不以箸,不以杷铲也。少顷,烟焰眯人目,隐隐作爆豆声。取置竹箔上,一人揉且播,若团面然。汗涔涔如,弗顾也。既而盛于缣囊,踏之以足,往复蹂躏,数数乃已。如是者再。启视,则叶片缩如豆,白毫茸茸然。斤,得不过四五两。即山中所称之鸦雀口也。余曰:噫,是其焙与治同也。冶炼形,焙炼味。炼至多为至少,故能以至少敌至多。” 

青城道茶的制作过程一目了然,青城茶道深蕴其中。

来源: 成都市都江堰市档案馆(市地志办)